前言:
唐朝有这样一位诗人,没有参加过科举,更没有参军入伍,一生都过着随心所欲的生活。也正是因为如此,唐朝的正史中并没有他的传记,就连他的生平后世也知之甚少。
幸亏今人发现了他的墓志铭才算揭开掩盖他生平的一丝神秘面纱。
他,就是诗人王之涣,一个仅流传下来六首诗的男人。可虽然他的作品存世量少,但他的每一首诗却都可以称之为千古名篇。六首诗分别为《凉州词》(二首)、《登鹳雀楼》、《宴词》、《九日送别》、《送别》。
没有边塞生活,却写出最经典的边塞诗
作为一名边塞诗人,王之涣最经典的边塞诗就是《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塞外的黄沙被风吹起,像黄河之水一样直达白云之巅。在众多荒凉的山峰之中,孤零零的城池仿佛矗立于刀锋中。
耳边又响起羌笛吹奏的《闻折柳》,想马上折下杨柳寄给家人。可羌笛又何必去埋怨杨柳树呢,只能怪春风从不肯吹向这玉门关。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在描写凉州的环境。作为西域到长安的必经之路,凉州虽然环境艰苦,却不乏各国商人到此经商。名利争夺之中,凉州的局势十分紧张。
王之涣用“黄河”代指黄沙,用“万仞山”暗指边塞的紧张局势,同时也是在向大家描述边关将领的辛苦。
最后两句中“春风”未必是通常意义上的风,很有可能是指消息。“玉门关”太过遥远、偏僻,家人无法收到战士的书信,战士们更无从得知家乡的讯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创作这首诗之前,王之涣没有如果边塞。也就是说不论是对景色的描写,亦或是对战士们相思的刻画,这一切都是凭借想象完成的,并非亲眼所见。
而除了这首被冠以七绝第一的边塞诗之外,《凉州词二首·其二》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边塞诗名篇、
至于五绝《登鹳雀楼》,则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堪称五绝第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短短的二十个字,却将纵横辽阔的大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送别诗中《宴词》一篇,是他三首送别诗中的“魁首”。“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王之涣以长堤春水切入,又将离别的愁思以万千细流为喻,实体化愁思,可以说让人回味无穷。
没去过边塞却能写出如此的边塞诗,没有正史传记却能名垂千古,王之涣有什么过人之处呢?这一切还要从他的家世说起。
王之涣的人生
王之涣出生于太原王家,虽然祖上没有做过大官,却出过许多刺史、县令等职位。在这样的家庭中出生,王之涣生来衣食无忧,并且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或许是家庭条件太过优越,即便王之涣从小聪明好学,却从没想过日后的问题,每天的生活就是读书、游玩。
等到王之涣渐渐长大后,竟迷恋上练剑和美酒,经常约朋友一同饮酒作诗,高兴时就舞剑助兴。等到厌倦这种生活后,王之涣干脆躲在家中研究诗歌与音乐,过起与世无争的生活。
在王之涣专心做学问这段时间里,他身处的唐朝发生了极大变化。武则天不在了,有能力的亲戚都组建自己的势力,想要趁着机会登上皇帝宝座。
直到李隆基的出现,朝廷才终于稳定下来,国家也进入平稳的运转中。与王之涣差不多年龄的文人大都去参加科举了,只有他志不在此。
王之涣到底为什么拒绝科举并不清楚,不过他一生中从未兴起过科举的念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父母身边生活,不需要他出去工作。
等到父母都去世后,王之涣这才不得不出仕做官。按照唐朝的规定,像王之涣这样的贵族文人可以科举,也可以凭借着祖上的功德为官,还可以通过其他人推荐步入仕途。
王之涣不参加科举,也不愿意求别人推荐,最后只能当一个小县的主簿。
当主簿的这段时间,王之涣的发妻已经离开人世,县令看中他的才华,将女儿嫁给王之涣续弦,这位妻子就是后来一直陪伴他的李氏。
可惜王之涣并没有在主簿的位置上一直做下去,被人诬陷后愤然辞官,带着妻子开始游山玩水,过起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二度入仕
从王之涣辞去主簿工作开始算起,妻子李氏陪在他身边过了十五年的宁静生活。这十五年间王之涣四处游览名楼,《登鹳雀楼》就是因此而作。
也正是在这期间,王之涣才第一次来到凉州,并与好友高适、王昌龄饮酒小聚,生活得十分惬意。
不过王之涣的积蓄没有那么多,随着孩子逐渐长大,需要的钱财也就越来越多,不得已之下,王之涣只能再次回到官场。
经过朋友们的帮助,王之涣谋得一份县蔚的工作,勉强填饱肚子,最终因病去世。
相比于高适五十岁之后的封侯,以及王昌龄多年苦苦实现抱负反被杀害,王之涣的人生缺少了许多跌宕起伏,更缺少了拿得出手的成就。
唯有所作的诗词歌赋能够帮助人们回忆起这位诗人,可他留下的作品只有六首:《宴词》、《九日送别》、《送别》,以及两首《凉州词》加上一首《登鹳雀楼》。与李白、白居易等人的诗歌数量来看,六首这个数字确实不多。可不可否认的是王之涣留下的这六首诗却尽是经典之作,就连苏轼、李清照等人都曾模仿过王之涣的写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