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签: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四渡赤水简短小故事分享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24 09:22:07    


1960年,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访问中国。他盛赞毛泽东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可以媲美世界历史上任何伟大的战役。而毛泽东却说:“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那么,为什么毛泽东如此看重四渡赤水呢?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1935年1月,在红军一渡赤水前,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遵义会议召开时,蒋介石已经调动中央军和各地方军阀部队共四十万人,在贵州布下天罗地网。红军如果继续固守遵义无异于坐以待毙。为了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率领红军向西进发,准备北渡长江进入四川,和红四方面军会合。此时,四川军阀在长江沿岸构筑了严密的防线,甚至出动了空军和舰队,而红军的背后又出现敌人的围追堵截。在土城,我军和尾随而至的川军部队展开激烈对战。由于前期情报有误,战斗僵持不下,而敌人的援军又蜂拥而至。在生死关头,毛泽东当机立断,为避免鏖战,部队渡过赤水河,向敌人薄弱的地方前进。这就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

在渡过赤水河,向西进军抵达扎西之后,红军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红军的面前是连绵群山和滇军的堡垒,背后是蒋介石指挥军队形成的新包围网。毛泽东经过思考后,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选择:回头,再渡赤水河!拥有钢铁意志的红军将士们仅仅靠着双腿在崇山峻岭中穿梭,趁敌人包围圈尚未形成之际痛击黔军并再次渡过赤水河,又运用迂回包抄的运动战战术攻克娄山关险隘。之后,红军击溃了王家烈的黔军和前来支援的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部,再次夺取了遵义。这就是二渡赤水。

二渡赤水后,红军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机。而国民党军队也趁机于随后重新包围了遵义。包围遵义后,国民党军没有急于进攻,而是选择在中央苏区围剿红军的战术——修堡垒。一方面,他们在遵义周围修筑堡垒和防线;另一方面,继续调动军队在遵义周围形成新的包围圈。很快,红军和国民党军队就在遵义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在讨论破敌方案时,很多同志主张攻打战力较弱的王家烈。但是毛泽东却提出:时间是红军的生命!攻打王家烈意义不大,而且会浪费时间。最终,毛泽东说服了党内同志。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派一支部队佯攻鲁班场,而红军主力则在茅台镇附近第三次渡过赤水河。这就是三渡赤水。

三渡赤水时,红军故意大张旗鼓以让敌军侦察机发现。在渡河后,各军团又迅速关闭电台并在山中潜伏。此外,毛泽东派遣一个团佯装主力向西边的古蔺前进,并派出总部电台跟随这个团行动以迷惑敌人。蒋介石果然中计,认为我军主力在古蔺附近,随即调集周边军队向古蔺进发。红军在这时突然秘密掉头,向东四渡赤水,在岸边的群山中向南穿插直抵乌江北岸。

由于蒋介石的调动,乌江沿岸兵力极度空虚。红军强渡乌江,主力疾速南下直指贵阳。蒋介石此时正在贵阳,他急令所有部队增援贵阳。然而,红军进攻贵阳也是虚招。红军主力向东佯装要渡过清水河。红军的佯攻调动了国民党部队向东进发,红军则趁机在贵阳龙里之间迅速南进,直插云南腹地。随后,红军佯攻昆明,并成功调动滇军回援。在此过程中,红军又突然掉头北上,于五月上旬巧渡金沙江。至此,红军终于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成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油画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是红军自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扭转了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在四渡赤水作战中,根据形势的变化,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巧妙穿插、灵活变换、创造战机,有效地歼灭敌人并突破包围圈,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因此,四渡赤水是我军历史上的经典案例,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次淋漓尽致的展现。

四渡赤水,是在改换了中央军事领导之后取得的,充分显示了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也正因此,受到了毛泽东的青睐,成为他口中的“得意之笔”。时至今日,四渡赤水依然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被广为传颂,影响深远。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小旋风百科 琼ICP备2024039176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