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
元末有一嵚奇磊落之人,姓王名冕。他七岁丧父,母亲供养不了他,在他十岁时让他去给隔壁秦老家放牛。秦老是个仁义之人,每日两餐不少,每日早饭折几个钱给王冕买点心吃。王冕把早饭钱节省下来买书看,渐渐知书达礼。
如此过了三四年,一日正是梅雨时候,一场大雨过了,王冕见湖中荷花鲜艳欲滴,美不胜收,心想:天下哪有做不成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于是潜心作画。只三个月以后,就画得栩栩如生了。

王冕天性聪明,不到二十岁,就已经把天文、地理、经史贯通。然而他性情不同于旁人,既不求功名利禄,也不交纳朋友,终日闭门读书。因着秦老的面子,王冕给时知县画了“二十四幅花卉”册,这册子被送给时知县的上司危素,危素看出王冕不同凡响,想要见上一见,可王冕知道这时知县平日依着危素的势要酷虐小民,无所不为,并不想与之相交,于是躲避到了山东济南府,靠问卜卖画为生。过了半年光景,王冕在街边见到尽是面黄肌瘦,衣裳褴褛的逃荒百姓,心中叹道:河水北流,天下自此将大乱了。我还在这里做什么?于是收拾行李回家去,拜谢了对母亲照顾有加的秦老。
又过了六年,王冕母亲临去世前对王冕说:“不要出去做官。”王冕哭着应诺。母亲去世,王冕擗踊哀号,又多亏秦老一力帮衬,制备衣衾棺椁。王冕负土成坟,寝苫枕块,不必细说。
后来天下大乱,吴王亲自来拜访王冕,两人促膝谈到日暮。不数年间,吴王削平祸乱,定鼎天下,天下一统,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洪武四年,礼部议定取士之法,王冕道:“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王冕夜观天象,预言道:“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又有传言朝廷要征聘王冕做官。王冕连夜逃往会稽山中。待朝廷官员到时,王冕家中已是蟏蛸满室,蓬蒿满径了。
王冕隐居会稽山中,后来得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