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签: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什么是“文明”?什么是“文化”?两者的关系又是什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22 15:30:24    

“文化”和“文明”是两个不同维度的概念,我从哲学层面上加以分析与比较,明晰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便于我们正确运用这两个概念,并进一步加深对文化和文明的理解。

一、文化的内涵

从词源学上看,汉语中文化一词最早可分解为“文”与“化”,“文”字甲骨金文像一个袒胸而立,前有纹身的人,后也通“纹”,指色彩交错的纹理,此为“文”的本义,后引申为文雅、美善之意。文雅,即对于君子之修养的赞称:美善,则是说拥有高尚的道德标准。而“化”字则象征人一正一倒之形,表示变动、变化和转化。其本义为生成化育,可引申为教化之意。《札记·中庸》说:“变则化。”《吕氏春秋·过理》说:“纣剖孕妇而观其化。”注:“化,育也”。因此,在古汉语中,文化指以文雅、美善的标准来教化、启迪人们,词义上与暴戾、愚昧、不学无术相对。

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广义文化包括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的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科教文卫等意识形式。

在西方,“文化”源于古拉丁语cultura,意为对土地的耕耘和对植物的栽培、照料,有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注意、和敬神的意义。后来逐渐引入对心灵、趣昧和举止的训练、开发和雅化等意。随着历史发展,文化一词逐渐脱离古拉丁语的意思,成为一个意义宽泛,众说纷纭的特殊概念。西方思想史上,对文化的理解较有代表性的有“人文派”和“社科派”。人文派认为文化即人类所能想到和知道的事物中最好的那一部分,此即我们常说的高雅文化。它与通俗文化、民间文化和群众文化相对。而社科派认为,人文派观点充斥着种族中心论,是对文化的狭隘理解,似乎只有位于社会商层的贵族把玩的东西才算是文化。真正的文化应该足多元的,那些发自内心的、来自民间的文学和诗歌同样优美高尚。

二、文明的内涵

对于“文明”一词的出现时间,国内外学者莫衷一是,但从整体上看,西方学界对文明的概念内涵有着基本相通的理解,即都将文明理解为与蒙昧、野蛮相对的,表达人类历史进化状态的概念。“文明”是人类的一种进步状态,人类社会总是从一个落后阶段向一个更高级阶段发展的,这个高级阶段就是“文明”阶段。文明代表着人类在科学、技术和计划领域中用智慧,来征服自然界和文化世界所做的努力。

在中国古代,文明一词,与文化意思相近,皆有启迪、开化、文治、教化的意义。到了近代,受西方影响,中国思想界开始将文明理解为社会思想、科学技术、政治体制和民族法制等方面的进步程度。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对文明的解释为: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的进步状态的标志。我国学者黄旭东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可能全部涵盖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的进步状态,将文明仅仅归结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不全面的。”他认为:文明是人类生活的进步状态,从静态的角度看,文明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进步成果;从动态的角度看,文明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

三、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与联系

从以上对文化和文明内涵来看,文化侧重于表达人在改造客观世界、协凋群体关系、借助宗教意识等调节自身情感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它多倾向于:表达人类印迹、种族风格等意义。

而文明则侧重于表达人类借助科技手段改造外部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制度协调群体关系,借助宗教意识等调节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即文明足一种“程度”,是标志社会进步的范畴。

因此,在参照系上,文化是相对自然而言的,文明是相对野蛮而言的;在表现形式上,文化可以不表现为成果,而文明作为人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必然表现为某种成果;文明包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褒贬、优劣之意,而文化不包含价值判断,只是对人类生活的不同风格样式的概括,所以文明有价值高低之分,文化并无贵贱之别;文明是一元的,即以人类基本需求和全面发展的满足为本质尺度,而文化是多元的,是以不同民族、地域、时代条件为依据的。

应该看到,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一定风格样式的特定民族,在特定地域的生活实践必然产生一定形式的文明。从社会演进的角度看,文化与文明是互相继承的,多样的文化造就高度的文明,文化的量变酝酿文明的质变。正确区分二者的概念很重要。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小旋风百科 琼ICP备2024039176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