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一部先秦时代的古籍,也是一部充满神秘色彩的上古奇书,全书不过三万余字,但是却包含了山川地理、人文历史、飞禽走兽等,更多的是描写了上古时期的诸多地理风貌和神话故事。《山海经》蕴含的秘密让无数人为其着迷,吸引着人们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山海经》里记载的不管是神人或者神兽,他(它)们的形象都超出人们的想象。像女娲、祝融、西王母这些上古神人都是“半人半兽”的形象,而书中记载的上古异兽更是形象各异,一种名字为彘的异兽,形状像老虎却长着牛的尾巴,发出的叫声却又跟狗叫一样。此外,《山海经》还记载了一些九尾兽和九头兽,除了我们熟悉的九尾狐,你还知道哪些异兽?

九尾狐
《山海经》记载:“基山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huò)。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书中记载,在青丘山有一种神兽,外形为狐狸类似,不过却长着九条尾巴,所以人们也叫它九尾狐,九尾狐叫声和婴儿一样,它还能食人。九尾狐在神话传说里非常出名,《封神演义》里祸国殃民的妲己就是九尾狐所化,妲己蛊惑纣王,将殷商搞得天下大乱。

陆吾
《山海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昆仑神山在神话里的地位非常尊贵,山上是神人所居,因此需要一些神兽和神人去守卫它,陆吾就是这里的守护神,他人面虎身,长着九条尾巴,蓬松地竖立在身后。陆吾除了掌管天界九个区域的界限之外,同时还负责调节昆仑上植物园的气候,真的是“帝国花圃的园丁”。

猼訑
《山海经》记载:“又东三百里,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不畏。”基山上生长着一种异兽,看起来像羊,它有九条尾巴四只耳,最特别的是它们的眼睛长在背上,它的名字叫做猼訑,穿上他的皮毛,就能够无所畏惧。相较于其它的上古异兽,猼訑性情非常温顺,基山的猎人们把它当成猎物,甚至还把猼訑的皮毛拿去集市上售卖。

相柳
《山海经》记载:“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相柳是上古大神共工的属下,他长着盘旋式的蛇身和九个脑袋。相柳的九个头要分别吃九座山上的东西才够,但是它吃下大量东西后不久又会吐一部分出来,而这一部分就会变成沼泽,跟一般沼泽不一样的是这是毒沼,相柳所到之处,尽成泽国。大禹治水时,相柳跟着主人共工一起搞破坏,最后被大禹斩掉了一个脑袋。相柳在大禹治水、共工与颛顼的神仙大战这些上古神话故事里都有出现,不过都是作为反派出现。

开明兽
《山海经》记载:“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开明兽也是守卫昆仑山的神兽,它身体与老虎类似,却长着九个头,脸像人,开明兽性格桀骜,怒目巡视昆仑山,守护着昆仑山的九道门,威慑着世间生灵,不让它们靠近。陆吾与开明兽,一个是虎身九头,一个是虎身九尾,两位大神是昆仑山的两个守门人,一个守西北,一个守西南。

九凤
《山海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在最荒远之地有座山,名叫北极天柜,海水从它的北面注入山中。山里有一位神,他长着九个脑袋,人一样的脸,鸟一样的身子,这位神名叫九凤。九凤更被认为是吉祥的瑞兽,尤其被古楚人崇拜,它不但是楚国的图腾,也是一种强大神力的象征。

蠪侄
最后一位神兽形象比较特别,因为它既有九个脑袋,又有九条尾巴。《山海经》记载:“又南五百里,曰凫丽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侄,其音如婴儿,是食人。”凫丽山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狐狸,九条尾巴,九个脑袋,长着老虎的爪子。它的名字叫蠪侄,叫声像婴儿,很具有欺骗性,如果有人好奇上当就会被它吃掉。小说《盗墓笔记》里还记载了蠪侄,书中描写它是一只秃毛毛的母蠪侄,背负着八只长着毛的公蠪侄,形成一种九尾狐一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