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签: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全诗及赏析(宋词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赏析)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4 08:06:36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公元 937 年 8 月 15 日—公元 978 年 8 月 13 日),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钟山隐士、钟峰隐者、钟峰白莲居士等。他生来奇特,额头宽广方正、面颊丰满,有重叠的牙齿,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是南唐元宗李璟和钟皇后的第六个儿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末代国君,世称南唐后主。

【译文】

这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过往的事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美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赏析】

《虞美人》是词牌名,以此词牌创作的作品众多。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赏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开篇通过对春花秋月无尽循环的质问,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回忆往昔,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怅惘。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吹拂,明月依旧,然而故国已亡,不堪回首,此句将悲痛之情进一步深化。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描绘了物是人非的景象,昔日的宫殿仍在,只是自己的容颜已衰老,蕴含着深深的无奈和哀愁。

最后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滔滔江水喻愁,将抽象的愁绪具象化,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愁之深、愁之长、愁之无穷无尽,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整首词语言优美,节奏明快,将亡国之痛和人生感慨表达得淋漓尽致,堪称千古绝唱。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小旋风百科 琼ICP备2024039176号-14